介绍语:王昱人,“速写深圳”主理人,深圳城市记忆的“透明观察者”与“速写采集师”。作为速写深圳的核心成员,他以速写为媒介,以画会友,串联起热爱生活的同路人,用个体笔触记录城市生长和深圳的烟火气,印证着艺术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温度,也让更多人看见:每个人都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,每笔速写都是写给城市的情书。王昱人参与了深圳之窗“我的深圳我的城”网络故事征集活动予以投稿,如果你也想投稿,欢迎把你的故事讲给我们听!邮箱:3659477995@qq.com
手握日月摘星辰,世间无这般人。
深圳的早高峰总像被按下快进键,地铁闸机的嘀嗒声、写字楼电梯的数字跳动、外卖车掠过路面的风——我们习惯了追赶,却很少抬头看一眼擦肩而过的人和景。
然而,在深圳一家最寻常不过的麦当劳里,无论周遭人潮如何汹涌,在不起眼的角落桌总有一个留着络腮胡的身影在此“霸座”。

他伏案疾书的不是商业计划书,而是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戴着鸭舌帽的行人过客、拎着电脑包的疲惫白领、提着外卖箱的奔跑骑手......都被他一笔一笔“偷”进画本里。
他叫王昱人,江湖人称“大叔”。在深圳这座以“速度”为图腾的城市里,他做着一件“反节奏”的事:做城市的“透明观察者”,把陌生人的瞬间画成永恒。

翻开王昱人的履历,满是意外。化学专业出身的环境监测员,实验室里的试管、烧杯曾是他的“老伙计”,但这个看惯了COD值、PM2.5数据的理工男从未想过画笔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之一。
“一个不会画画的理工男,不是个好文案。”他常这样调侃自己。
学生时代的他,虽只接受过中小学美术课教育,他却能用自动铅笔1:1复刻柯南海报,那时的王昱人觉得“画画不过是临摹”。

王昱人学生时期画的柯南海报
直到大学毕业后,一次偶然的尝试让他改观:用水性笔画动物毛发,过程虽煎熬,完成后的成就感却让他彻底迷上了绘画。
2017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“速写深圳”。起初他还是个潜水的“萌新”,默默观察这个群体与其他写生团体的不同。最终吸引他的不是技法指导,而是这里“全然尊重个性”的氛围。
“在这里画画没有人会对你指指点点,没人说‘你该这样画’,只会让你去画自己瞧着最顺眼的,只会好奇你的线条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故事。”

王昱人在画聚现场作图
图源:速写深圳

速写深圳成员们在莲花山公园画聚时的速写
图源:速写深圳
“加入速写深圳后,我的观察力完全被重塑了。”这是王昱人最大的收获。
从起初抗拒画人到擅长用阴影表现人物体积感;
从画单一个体到创作系列作品——彩色鸭舌帽系列、花式背包系列、外卖大叔背影系列;

彩色鸭舌帽系列

花式背包系列

外卖大叔系列
从拘谨且紧张的线条构图到用鱼眼视角、360°全景挑战麦当劳、罗湖万象城必胜客等场景;

麦当劳鱼眼

清水河火车站
再到开始尝试折叠画系列,王昱人的创意玩法越来越新奇,笔下的人物和城市也越来越灵动。


当然,在王昱人看来,速写不止是创意技法,更是一种“生活方式”与“社交媒介”。
他主张“现场写生”,因为“现场写生更容易与外界建立联系,哪怕只是瞬间,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不被看见。”
在龙岗老街速写时,家具维修店老板递来热茶,讲起老街的过往;隔壁拍婚纱照的新人送来喜糖,与他们合影;咖啡馆里,白领的键盘声与商人的电话谈判,都汇成了速写时最动听的背景音。

“现场写生最迷人的是能捕捉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气流,而这些气流都能被画笔捕捉。”所以王昱人笔下的城市永远带着余温。
这种连接感延伸到更广阔的场域:作为速写深圳的核心成员,他负责后勤、公众号运营与画聚组织,带伙伴们走遍深圳的大街小巷;受“深港咖啡节”邀请,他带着一群人在现场“以画搞事”。


他还立下目标——画遍深圳所有精品咖啡馆,为了协调画面色彩,甚至花一小时手绘店铺LOGO,“画画半小时,LOGO一小时”的较真,藏着对城市细节的极致追求与热爱。



我们都在抱怨生活匆忙,却少有人真正停下来观察。当千万深圳人低头冲刺时,总需要有人抬头记录——记录下鸭舌帽下的汗珠、外卖箱里的温度、咖啡馆氤氲的梦想。
“手握日月摘星辰,世间无我这般人”——这句借来的台词,成了他的注脚。 一个化学出身的理工男,把速写变成生活,用画笔当作文案,在城市的褶皱里捕捉温度。

“在深圳,你可以是化学试剂员,也可以是速写者,没人觉得你‘不务正业’。”在王昱人眼中,“有人说我在‘收藏深圳’,其实是深圳在包容我——让一个理工男,用画笔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
从环境监测员到自由画者,从独自蹲在角落画画到带着一群人“搞事”,“深圳从不问你该做什么,只问你想做什么。”
如今的他,仍常蹲守在深圳不同的角落,画本越来越厚,里面夹着写生的地图、咖啡店的贴纸、新人送的喜糖纸。
或许,那位戴着亮橙色鸭舌帽、在麦当劳前台点餐的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,自己疲惫却坚定的侧影,成了别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;那位倚在角落等单的外卖大叔也不会想到,自己脊梁承载生活的弧度,被记录在了一位陌生人的画本里。
这也正如速写的意义那般:不是画得多像,而是告诉我们,走过的路、遇见的人,都被认真看见过,而每个人热爱生活的人,都是深圳的速写笔。
今日互动话题
看到这里,你是否已经积攒了千言万语想与窗妹、与深圳诉说呢?
这一次,我们郑重向每一位与深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朋友发出诚挚邀约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,深圳市互联网行业联合会指导自媒体“深圳之窗”策划开展2025年“我的深圳我的城”网络故事征集活动,面向全社会征集个人与深圳的故事,广泛挖掘最真实、鲜活、富有生活质感的素材。
欢迎每一位与深圳有故事的您快快找窗妹报名。邮箱:3659477995@qq.com;征集格式包含主题方向、关键词、1500字内容梗概、与内容相关的图片、故事提供者姓名及联系信息。